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青年报连载刊文:《习主席勉励我们“立志扎根西藏”》

青年媒体中心 东林团委 2023-09-28


导读


2011年7月18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出席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庆祝活动期间,率中央代表团部分成员专程来到西藏大学看望各族师生员工。习主席强调,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不可或缺的一员。习主席勉励同学们“胸怀大志,报效祖国,为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作出自己的贡献”“要立志扎根西藏,踊跃到农牧区去,到祖国和西藏最需要的地方去,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建功立业、报效祖国”。

(中国青年报将在报纸和新媒体端专门开辟《青年来信》专栏,刊发广大读者阅读和学习报道之后的启发和感悟,来信请发中国青年报的邮箱xinwen@cyol.com,欢迎踊跃来信)






采访对象:周娜,女,1976年6月生,四川内江人,时任西藏大学人事处师资科科长,现任西藏大学团委书记。米玛次仁,男,1989年7月生,西藏林芝人,西藏大学文学院2008级本科生,时任校学生会主席,现任中国民用航空西藏自治区管理局驻昌都市八宿县吉中乡卡穷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
采访组:石新明 李军 秦涛 唐敬
采访日期:2018年8月16日 2019年6月8日
采访地点: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会议室


采访组:周娜老师、米玛次仁同志,你们好!请介绍一下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当年率中央代表团部分成员到西藏大学看望师生的情景。


周娜:我清楚地记得,2011年7月18日上午,西藏大学纳金校区喜雨初歇,彩旗招展,绿草如茵,格外美丽,整个校园对习主席的到来都充满期待。上午11点左右,习主席来到藏大图书馆北广场,面带微笑与校领导一一握手,向师生们挥手致意,亲切问候。


沿着38级台阶拾级而上,习主席一行缓步走入图书馆二层大厅,在这里听取了时任校党委书记房灵敏就学校建设发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情况汇报。随后,习主席来到藏学典藏室,听取了西热桑布研究员介绍西藏大学藏文典藏情况。习主席仔细询问了有关唐代宗教典籍和世俗文献《菩日文献》的抢救整理情况,并叮嘱大家要做好藏文典籍研究和藏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工作。


在藏文信息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展示台前,习主席认真听取了欧珠教授的讲解。当得知目前所有藏文信息的国际国内标准都是由这个中心牵头完成的,习主席十分满意。在摆放着“藏汉英智能语言教具系统”的展示台前,习主席拿起点读笔在图画书上点按,教具系统立即发出了标准的藏文或中英文读音,他称赞这样的应用研究成果很好。在了解西藏大学宇宙线开放实验室研究成果时,习主席勉励科研人员要加倍努力,使我国宇宙线研究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当习主席步入学校公共计算机房时,现场立即爆发出长时间热烈的掌声。习主席与围拢上来的师生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大家的学习、生活及毕业后的工作安排等情况。教室里的气氛活泼热烈,后面赶来的一些同学把过道挤得水泄不通。习主席即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米玛次仁:那天我们坐在机房讨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方案。房灵敏老师在教室门口说:“同学们,习主席来看望大家了!”大家不约而同兴奋地站了起来,热烈鼓掌。


习主席和前排同学一一握手之后,向后排的同学们频频挥手致意,让我们感觉就像是父母或是非常亲切的长辈来到了自己的面前。


习主席拿起话筒,用浑厚的嗓音向大家问好:“同学们好!”同学们齐声回答:“习主席好!”现场立即沸腾起来,同学们都渴望离习主席近点儿,以便能更加清楚地聆听主席的教诲。


当时我主动汇报了自己在西藏大学的成长历程。在藏大师生的关心关爱下,我曾到祖国内地高校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参加学习交流,既开阔了眼界,又增长了才干。最后,我还代表藏大青年向习主席表了决心。


习主席仔细询问我家中有几口人,父母都是从事什么工作的,党中央的各项惠民富农政策得到落实没有,目前存在的最大困难是什么等问题。习主席对西藏广大农牧民的关心关爱之情溢于言表,使我深受感动。


采访组:请谈谈习主席当时在图书馆给同学们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对青年大学生提出了哪些要求?


周娜:习主席对大家说:“办好西藏大学非常有意义,现在办得已经很好了,中央会高度重视,你们也要再接再厉。”他指出,西藏大学几十年来秉承党的教育方针,结合西藏实际,始终与西藏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共命运,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同进步,为西藏培养了大批合格的建设人才和各级干部,为社会主义新西藏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习主席语重心长地说:“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不可或缺的一员。希望同学们胸怀大志,报效祖国,为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作出自己的贡献。”


习主席说:“作为‘80后’‘90后’,同学们青春年华、朝气蓬勃,正是积累知识、提升能力最重要的阶段。希望大家珍惜大好时光,努力刻苦学习,掌握真才实学,陶冶道德情操,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做祖国的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


习主席勉励同学们“要立志扎根西藏,踊跃到农牧区去,到祖国和西藏最需要的地方去,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建功立业、报效祖国”。


习主席还饱含深情地为藏大学子送上祝福:“祝你们一切成功!祝大家身体健康、学业有成!扎西德勒!”


采访组:习主席的勉励对您的个人成长和职业选择有哪些启发?


米玛次仁:我当时是校学生会主席,2012年7月毕业,本来是有留校的机会,但是受到习主席的鼓励教导,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扎根基层,并且先后四次积极响应组织的号召,参与驻村工作。


第一次驻村是在山南地区扎囊县吉汝乡格色村,驻村3个月。当时我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纵有满腔热血,却不知道如何挥洒。驻村之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其他干部的帮助,我很快就适应了工作。记得刚去村里那会儿,当大伙儿得知西藏大学分配过来一个学生到村里当驻村工作队员时,就拿着青稞酒和哈达在村口欢迎我,我当时心里非常感动。这是第一次驻村,给我印象很深,老百姓真的是我心中除了父母以外最朴实、最可爱的人。


第二次驻村是在吉汝乡念沙村,条件相对艰苦很多,驻村6个月。当时我去的那个地方,到了雨季,雨水经常会把路冲垮,驻村工作队经常一周或者五六天吃不上菜,我们只能跟着老百姓吃糌粑。与我们一起驻村的有个从部队上下来的南方人,他没吃过糌粑,但还是克服了饮食等方面的困难。我们虽然语言不通,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群众办了不少实事,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


有一次,队员们外出去开会了,就我一个人守在村里。8月的天空突然飘起了大雪。一觉醒来,漫山遍野,白茫茫一片。平时我们把干牛粪(西藏农牧区常见的燃料)堆在外面,可谁也想不到8月份会突然下大雪,雪一融化牛粪就湿了,当时我连牛粪都烧不起来。于是,我就只好烧固态酒精。烧了差不多一箱固态酒精,才烧出了一壶热水,我就拿它冲了点儿清茶充饥。老百姓得知情况后,连夜给我送来了吃的,送来了干牛粪,真是雪中送炭。


第三次驻村是到昌都八宿县同卡镇古日村,驻村6个月。我第一次进村的时候,是骑摩托车从怒江边上一路环山而上,路又陡又窄,刚好能够容得下一辆摩托车。当时我紧张得双腿发麻,抓摩托车的双手直冒汗,根本不敢往悬崖边上看,只能壮着胆子,听天由命。进村后,我就不敢再轻易出去了。但因为当时村里没有商店,用水也不方便,所以还得出去采购日常用品、洗澡啥的,出去送个文件、报个简报,这些都是常事,当时真的觉得交通安全是对我最大的挑战。


第四次驻村是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我申请到昌都八宿县吉中乡卡穷村驻村,并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卡穷村因存在“建档立卡户识别不精准”“村‘两委’班子履职观念淡薄、村内各项事务开展进度缓慢”等问题,在2018年5月被昌都市扶贫办确定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村,这让我倍感压力,经常失眠。


为扭转这一工作现状,我们和村“两委”班子、老党员、村民经常拉家常、话发展、谈问题、找办法,从加强村“两委”班子成员履职能力入手,指导他们发挥各自特长,大胆开展工作。目前,我们村“两委”班子已经能够独立为村民开具各类办事证明,能够独立开展“三会一课”等党组织工作,能够独立召开强农惠民政策宣讲会议等,这对于村“两委”班子成员文化水平仅为小学的卡穷村党支部来讲实属不易。2019年我们村党支部争取退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这也将成为我们村全体党员和村民们的一件大喜事。


采访组:这四次驻村吃的“苦”,在您对人生理想的求索过程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米玛次仁:这四次驻村,特别是后面三次,工作地点的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想到习主席的殷殷嘱托,“踊跃到农牧区去,到祖国和西藏最需要的地方去”,便浑身充满了力量。


刚从学校出来时,难免有点儿心高气傲。但是,当我到了村里面,看到很多老百姓目不识丁,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还得面对恶劣的气候和自然环境时,我就放下了大学生的面子,收起了曾经的稚嫩,当起了地道的农民,从而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和欢迎。过年的时候,许多老百姓自发地拿着切玛、青稞酒,到我们村委会,人多得都坐不下。村委会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歌声此起彼伏,使我由衷地感到老百姓是最纯朴、最可爱的人。


因为你有了那段经历,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便会内心沉淀,做事情也会更加成熟,考虑事情就会更加周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基层工作者,正如习主席教导的,只要你的心跟老百姓贴在一起,做什么事情,都是有动力的。在后来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时,青年习近平的为民情怀,让我深受感动,有的事情感同身受。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想到总书记在知青岁月所经受的磨难,就觉得我们现在的困难都算不上什么了。


采访组:结合几次驻村的经历,您觉得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基层老百姓在生活、思想等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米玛次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觉得咱们西藏老百姓在生活条件、医疗保障等民生方面改善显著。特别是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西藏深度贫困地区农牧民的生活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我驻村的四个地方,都已经通了柏油公路,老百姓家家通电、通水、通电视、通网络,实现了Wi-Fi全覆盖。以前老百姓种植的土豆卖不出去,现在每个村都有大学生村官,通过互联网把这些土特产销售出去,为老百姓增收致富。还有安居工程,一栋栋很漂亮的扶贫安置小区如雨后春笋,坐落在山间湖边,老百姓安居乐业。目前,我驻村的格色村和念沙村都已经脱贫,古日村预计今年可以实现脱贫。


以前西藏自治区存在“看病难”的问题,如今自治区医疗保险制度日趋完善,实现全覆盖,老百姓到内地医院看病治疗,包括到北京的医院,都可以在窗口直接结算,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


与此同时,老百姓的思想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一是老百姓开始克服“等靠要”的思想,主动抓住国家好政策,自力更生;二是老百姓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主动美化村居周边环境;三是老百姓主动送孩子去上学,接受科学文明的教育。我自己就是生在新西藏,在党的关怀下成长起来的直接受惠者,从幼儿园到高中,全部享受免费教育。


我觉得这些重要的转变,都是得益于党的好政策,特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英明领导和亲切关怀。作为西藏干部群众的一员,我为自己能够亲身参与精准脱贫攻坚的伟业而无比自豪,更知惠从何来、惠在何处,更要感恩党、爱核心、听党话、跟党走。


采访组:听说习主席离开学校时,许多师生都流下了不舍的泪水,请回忆一下当时的情景。


米玛次仁:习主席离开教室时,向大家挥手致意,我们簇拥着习主席走到教室门口,依依不舍……看着习主席离去的背影,许多老师和同学都不由自主地流下了不舍的泪水,大家久久地站在原地挥手,目送习主席离开。


周娜:那天,我和现任国家开放大学西藏分院副院长秦君玲老师挤在自发赶来送别的师生队伍前面。习主席快上车的时候,看到热情欢送的我们,居然改变了上车路线,向我们走来。那一刻,我兴奋得心脏都快要跳出来了,我们连连呼喊:“主席好!”习主席慈祥地笑着走过来和我俩握手,还向我们亲切地问候“扎西德勒”,并向后面欢送的师生挥手致意。习主席上车后,还一直微笑着与大家挥手告别,然后才缓缓地离开送别的人群。


一次难忘的经历,可能会改变人生的态度,甚至对人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有了习主席莅临和看望的经历,藏大师生一定会铭记那个难忘的瞬间,更能够感受到西藏离北京虽远,但我们的心始终与党中央紧紧贴在一起、紧紧连在一起。


习近平总书记与西藏人民有着特别的感情。早在1998年6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他就曾率福建援藏干部来到西藏,来到林芝地区,来到米林县,路上翻越了5000多米的米拉雪山,把福建人民的深情厚谊送到牧民炕头、田里乡间。路上午餐时,他与大家一起坐在白杨树旁的石头上,就着矿泉水吃面包;晚上休息时,他把配给自己的氧气袋送给随行记者。路途中,他走进边关哨所,看望慰问戍边官兵,鼓励他们弘扬“老西藏精神”,安心服役,早日成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特别是亲自出席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科学分析西藏工作面临的形势,深刻阐述一系列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无论是在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亲笔题写“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贺匾,还是致信祝贺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启动;无论是给西藏隆子县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两姐妹的回信,还是致信祝贺西藏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无论是倡导学习“老西藏精神”,还是强调弘扬“两路精神”,总书记的心始终和西藏人民紧紧连在一起。


新时代藏大青年一定牢记习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珍惜学习时光,练就过硬本领,传承爱国守边的精神,像格桑花一样扎根雪域高原,争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民族团结的捍卫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更多精彩请关注“东林团委”其他平台!

(左右滑动查看)

往期精彩回顾


来源:共青团中央

编辑:白穆冉

责编:魏静仪 马营营

审核:付书朋 栗雅琳 李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